IM体育·(中国)官方网站

IM体育·(中国)官方网站

IM体育·(中国)官方网站

IM体育·(中国)官方网站

一个博士生的“匠人精神”——访我校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得者王超

核稿: 撰稿: 审稿:
     日期:2016-01-18     浏览量:

    科研之路需要一种匠人精神,去切磋琢磨,去推陈出新。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2013级博士生王超,荣获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,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、博士生院士奖学金、研究生优秀奖学金;以第一作者发表核心以上学术论文6篇;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项,实用新型专利更是有30余项;现任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矿山信息化智能化专业委员会委员;参加“挑战杯”、“节能减排竞赛”等课外学术作品大赛并屡获佳绩;主持与企业合作横向项目2项,参与国家自然基金4项。


王超在学生学年总评表彰大会上发言

    王超的科研之树上能结出如此硕果,离不开他的“匠人精神”。

    2011年,王超从河南理工大学考取IM体育·(中国)官方网站研究生,他很快融入了学术科研环境,除了参加基础课程之外,他一头扎进了学习工作之中,在图书馆和工作室里查阅资料。他的第一个专利《一种用于细粒煤选前干法分级的螺旋气流脱粉机》于2012年授权,从此迈出了坚实的一步。

    牛刀小试的成功,给王超敲开了一扇通往科研的大门。凭着自己奇思妙想和爱智求真的品质,以及那刻苦钻研,不懈不怠的“匠人精神”,他雷打不动地坚持自己的时间表:每天早上,给自己一天的工作做一个“内容提要”;白天,他不是在工作室里阅读文献,撰写文章,便是在实验室里寻找突破,探索真知。中午困了就在工作室打个盹儿,晚上总是踩着公寓关门的点儿回去。每次遇到瓶颈,王超便去向老师求教,或者和师兄弟们交流,接受合理的建议,纠正自己的偏差,思想碰撞的火花让研究成果熠熠生辉。“做学术不能闭门造车,这是我的深刻体会,一个人的能力毕竟有限,要发扬团队的力量,集思广益,才能把科研做好。”王超如是说。团队力量之下,王超在苦苦雕琢自己的技艺,磨练自己的心性。

    2012年,针对研究课题,他常废寝忘食,夜以继日,曾在前后一个月内申请了《一种用于浓缩池的悬浮物浓度实时检测系统》等7项发明专利及实用新型专利。凭借研究生阶段的不懈努力,王超取得了硕博连读的资格。攻读博士阶段,他更是全身心投入到科研之中。在参与导师的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的同时,他还主持与企业合作横向课题。2014年3月,他承担了 “冲子器数字显示装置开发”的校企合作项目。万事开头难,将科研的理论成果转化为具体的生产实物,不但需要扎实的理论功底,更需要在经济成本、应用性能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统筹。绘图时,他一丝不苟,把每一个零部件都画得尽善尽美;没有足够的启动资金,他就亲赴深圳去获取支持;零部件加工,他先后辗转蚌埠、宁波、常州、北京等地,现场与加工技师交流,力求将零部件的精度达到0.01毫米;推广应用时,他又到洛阳找到一家耐用精密仪器加工单位,将合同落成。直到2015年3月,该项目通过企业验收。

    在与同学交流过程中,王超又发现了一个科研的落脚点:现有的旁压传感器是许多企业的基本耗材,虽然单价并不是很贵,但长期且大量更换使用,费用就相当惊人了。为此,王超到现场查看了该产品的使用情况,了解出现损耗的关键点,回到实验室后反复斟酌,经历了几次失败的尝试之后,他终于设计出一种新式旁压传感器,结构上更为合理,使得材料更为耐用,并且在成本上削减了30%。如果再将延长使用年限计算在内的话,该产品所节省的成本就更为可观了。据悉,该产品现在已获得了实用新型专利的授权,并已进入了样品试用阶段。这一项横向课题更是切合了国家倡导的节能减排精神,大幅削减了企业的经营成本。

    2015年,王超荣获博士生国家奖学金,至此,他在硕博连读期间包揽了硕士生优秀奖学金,硕士生国家奖学金,院士奖学金和博士生国家奖学金,实现“大满贯”,成了同学眼中的“赢家”。

    难能可贵的是,他不骄不躁,在荣誉面前总是保持着谦卑之心,始终对学术与科研保持着持之以恒的热爱。王超说:“荣誉归功于导师的点拨教诲和科研团队的互帮互助。我取得的这些成绩,与我的导师朱金波教授的殷切指导是密不可分的,他总能够在我迷茫的时候为我答疑解惑,指点迷津。他不仅是我学业上的导师,更是我人生的恩师。”

    谈及自己的学生王超时,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朱金波教授脸上露出了欣慰,“王超做研究工作时有创新精神,善于思考,思维活跃,工作踏实,刻苦钻研,动手能力强。这次能获得博士生国家奖学金,是他这几年锐意进取的结果。”师弟韩有理对师兄王超也有着很高的评价:“每次见到王超师兄,他的笑容总是很亲切温和,师兄平时也经常在学术上给我们提一些建议,态度谦虚有礼。他是我们团队的榜样。”

    王超是导师引以为豪的得意门生,是师弟们心里的榜样师兄,是同学们眼中的“学霸”。他在硕博连读期间所取得的成就,不仅为他的师弟们提供了一个标杆,更是给数千扎根学术的IM体育·(中国)大“研究僧”们创造了一个 “苦行”的样板——守得了清贫,耐得住寂寞。荣誉的背后,是他那超乎常人的坚韧和毅力,是他几年如一日,不改初心的定力和坚毅的匠人精神。

撰稿、核稿:学生记者 白雪杰、宣传部 崔琴,材料学院 朱金波、研究生院 刘艳 编辑、审稿:宣传部 夏雅凤、董淑平)

上一条:孜孜求索,矢志不渝——记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得者袁璞 下一条:思政课上的“红博士”——记校优秀教师李长虹

关闭

18

2016-01

分享

最新图文